人過了五十歲之后,人體器官各種功能大不如前,免疫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也不可避免地開始減弱,但對于各類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卻比之前更迫切。
脂肪、糖類、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如果不能被消化系統(tǒng)很好地吸收,其攝入量低于每日的人體所需,則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甚至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還會引發(fā)便秘,進而影響整個消化系統(tǒng),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因此人在50歲后,一定要注意飲食健康,適當的忌口有助于身體的保健,特別是要注意下面四種食物。
1. 皮蛋
皮蛋,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特色美食,因其鮮滑爽口特別受到老年人的喜愛,但是我們要知道,皮蛋是一種堿性溶液腌制過的堿性食物,因此,雖然其在腌制后仍然具有營養(yǎng)價值,但由于其特殊的加工過程,皮蛋具有了性寒的特質。
老年人由于脾陽不足,極有可能引起腹瀉、胃痛,且由于皮蛋含有一定的鉛,如果飲食不當(如:與醋、黃鱔、李子等同食),可能會引起鉛中毒。老年人腸胃脆弱,代謝較慢,要尤其注意。
2. 豬肝
豬肝,是豬的肝臟部位,由于其“解毒”功能被稱為“解毒中轉站”,也正是因為如此,豬肝部位聚集了大量的來自豬代謝與攝入的有毒物質,要仔細處理才能食用。
對老年人來說,食用豬肝更要小心,不僅因為其自帶的有毒物質,更是因為其膽固醇較高。
老年人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發(fā)病率高,如果在日常飲食中不對豬肝的攝入加以控制,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就會升高,進而催發(fā)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3. 粉絲
粉絲的種類繁多,但其最主要的原料基本都是淀粉,因此相比于同類型的面條,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也因而更受老年人歡迎,但是粉絲的成分真的只有淀粉那么簡單嗎?事實上,為了增加粉絲的柔韌性,廠家在制作過程中往往會加入0.5%左右的明礬。
0.5%的含量看起來可能很低,但在粉漿后期脫水成型的過程中,明礬的含量還會進一步增加,之所以如此忌憚明礬,是因為明礬中含有鋁元素,而鋁元素對人體的危害則是毋庸置疑的,記憶力減退、骨質疏松、免疫力下降……種種身體的不良反應都與鋁元素有關。
可以說,過量食用粉絲僅能滿足口腹之欲,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因而老年人必須遠離粉絲這類“健康殺手”。
4. 臘肉
臘肉是將豬肉通過腌制、煙熏而成,是一種可口的風味小吃。但從飲食健康的角度看,臘肉對老年人來講確實不是一種友好的食物。
臘肉的脂肪含量相當高,膽固醇含量也遠遠高于豬肉,并且在腌制過程中用了大量的鹽,給老年人的代謝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老年人食用后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
中老年人的飲食營養(yǎng)中存在著許多常見的誤區(qū),如鈣攝入量普遍不足,怕膽固醇高就一點肉也不敢吃,藥物、保健藥和補品盲目亂吃等。
1. 鈣攝入量普遍不足
相比于青年人,老年人每日對鈣的需要量更多,只有鈣元素充足,才能避免骨質疏松等癥狀,而老年人每日對鈣的需求量是一千到一千五百毫克。
而說到補鈣,最優(yōu)的選項就是牛奶,其次是含鈣豐富的豆制品,以及蝦皮、食用菌、芝麻醬、芹菜等。為了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鈣,專家建議食用添加鈣的營養(yǎng)強化食品,如補充鈣劑到食物中。
2. 過度少油少糖
有些老年人怕膽固醇高,就一點肉也不敢吃。實際上,70%左右的膽固醇是在人體內合成的,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與自身合成的相比可以說非常少,每日均衡的攝入一些含動物脂肪的食物,不僅不會使膽固醇激增,還能降低腫瘤的發(fā)病率。
許多糖尿病患者對糖可謂“談虎色變”,但事實上,對糖類的攝入應適當控制,不必過分嚴格。其實,每日主食經過消化酶的作用也是以葡萄糖形式吸收的,只要不是糖分特別大的就是允許的,但要注意量。
3. 經常吃剩飯剩菜
老一輩人生活樸素,對于糧食有近乎苛刻的節(jié)約,在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有感觸,每次要倒掉剩菜剩飯的時候家里老人都是極力反對的,在他們的觀念里,剩飯剩菜熱一熱還能吃,但其實過度的節(jié)約對老年人的身體并無益處。
要知道,在存放過程中,剩飯剩菜在冰箱可能會覆蓋上細菌,而且剩飯剩菜里的營養(yǎng)物質也會隨著存放而逐漸減少。再次食用的時候如果沒有熱透,極易引發(fā)胃腸疾病。而考慮到老年人較為脆弱的腸胃,還是要改掉吃剩菜剩飯的習慣,否則得不償失。
總之,人過了五十,一定要注意養(yǎng)生,畢竟身體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已經不能僅僅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維持身體的健康,避免錯誤飲食帶來的負面影響,才能以更好的身體狀態(tài)享受老年生活。
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