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體檢)廣場LOGO
工作日 07:30-16:30
 
當前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健康體檢知識 | 詳細

這幾種病因會長腸息肉,你有沒有?

發(fā)表時間: 2024-06-19 07:51:13 PV 10741 次
 
TAG標簽:    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攝圖網_324755666_男性患有胃痛 男子在戶外腹痛(企業(yè)商用).jpg


隨著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數據顯示,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于腸癌,絕大多數人一經診斷就是中晚期。更可怕的是,腸癌的發(fā)病人群已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我國的腸癌發(fā)病年齡約為48歲。因此,腸道問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腸道健康也越來越受重視。90%以上的腸癌由腸息肉演變而來,腸息肉是腸癌的最大來源。因此盡早發(fā)現腸息肉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才可能將腸癌扼殺在搖籃。


腸息肉


腸息肉是指高出腸黏膜的局部隆起性病變。凡是從腸黏膜表面凸向腸腔內的腫塊,在未明確病理性質前都統稱為腸息肉,多見于結腸和直腸,越接近盲腸則越少見。


根據病理特征,腸息肉可分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和其他類型的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最常見,也最危險,它的癌變率為2.9%~9.4%,進展成惡性腫瘤的風險是其他類型息肉的2.9倍,50%~70%的腸癌都來源于此。其他類型的息肉也有一定的癌變風險,且息肉越大,癌變的可能性越高。


為什么會長腸息肉


1. 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結直腸息肉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2. 膽汁代謝紊亂

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后患者,膽汁的流向和排出時間發(fā)生改變,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 


3. 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fā)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


另外,家族性息肉的發(fā)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正常情況下,該等位基因需要同時發(fā)揮作用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當該基因出現缺如或發(fā)生突變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從而發(fā)生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病和癌變。


4. 腸道炎性疾病

結腸黏膜的慢性炎癥病變是導致炎癥性息肉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腸道血吸蟲和腸結核等,也見于結腸手術后吻合口部位。


6. 其他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術、癌癥放療患者及肥胖人群的發(fā)生率較高。2型糖尿病女性與非糖尿病女性比較,其發(fā)生結直腸腺瘤的風險增加80%。


7. 年齡

結直腸息肉的發(fā)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好發(fā)年齡多為中老年,五六十歲以上結腸息肉的發(fā)病率會大大提高,其中男性發(fā)病率比女性更高一點。


腸息肉早診斷


檢出息肉和確定其病變性質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進行全結腸鏡(包括病理)檢查并在腸鏡下進行干預治療。


腸鏡下從大體形狀上大致可以判斷息肉的良惡性:


一般來說,帶蒂的、直徑小于2cm、表面光滑、鏡子推動活動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


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徑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潰瘍,鏡子推動活動度差的往往往是惡性的機會較大。


腸鏡下只能根據息肉的形態(tài)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診斷,正確的處理是將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檢查,以最終判定息肉的性質。病理結果才是息肉診斷的“金標準”。


腸息肉規(guī)范治療


一般情況下,一旦發(fā)現腸息肉,應盡早在腸鏡下切除,這是預防結直腸癌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手段。定期腸鏡檢查和早期息肉切除可使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降低46%,死亡率降低88%。


切除腸息肉后應定期復查,及時發(fā)現新的病變和局部復發(fā)情況并處理。復查以腸鏡檢查為主。


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



上一篇   全球近一半肝癌在中國,再次提醒:家中的3種食物,盡早撤下餐桌
下一篇   不能忽視,靜脈曲張的危害!
 
 
最新公告| 公司介紹 | 專家團隊 | 合作網站 | 企業(yè)郵箱 | 贛ICP備13007198號-1
江西中科健康體檢中心@版權所有    贛公網安備 36010202000308號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