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專家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表現(xiàn)在四肢、腰背、頸項上的病痛,其真正的病因是人體中軸——脊柱的病變。因此,做好脊柱的保健,可避免許多病痛。 動 許多肢體的疼痛、麻木、腫脹感覺,多為脊柱病變引起(因腦血栓引起的一側癱瘓除外),只要脊柱的病變解除,其肢體的疼痛等癥狀就會自然消失。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常坐辦公室的人,一定要抽出時間活動脊柱,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骨質增生。 防 主要指防寒、防濕、防風。不睡冰冷的地面、石板,可防止風濕性腰痛;長期坐辦公室的人經常變換一下體位,使緊張的肌肉放松,可防止因長期固定姿勢而引起的關節(jié)強直,韌帶硬化、凝固、勞損等退行性病變。另外還要學會“用腰”,在抬重物或彎腰時切不可在毫無精神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將腰由彎變直,或突然性地做腰部旋轉運動,以免造成韌帶拉傷、椎體移位。 保 對于己患有脊柱疾病的人,除積極醫(yī)藥治療外,還應加強對脊柱的保護。如平時可束寬腰帶、佩帶腰背支架等,以防急性扭、閃、滑、擠等損傷;穿皮背心、皮褲、睡皮褥子,可防因風、寒、濕侵襲而引起的風濕性腰痛。 練 適用于尚未患病及病愈者。常用的鍛煉方法有兩種: (1)燕式平衡法:俯臥位,胸腹著床,抬頭向上,兩手后伸狀如翅,兩腿伸直上翹,如飛燕一般,每日練習1~2次; (2)拱橋式背伸肌功能鍛煉:仰臥位,頭背肩足著床,兩手叉腰,兩肘及雙腳作支點,兩膝關節(jié)彎曲并抬起腰臀,像拱橋一樣,每次堅持1~2分鐘,每日1~2次,可增強背伸的力量,起到保護脊柱的作用。 養(yǎng) 脊柱疾病患者特別是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逐漸減少,鈣質與維生素缺乏,所以中老年人應注意多補些鈣制劑及維生素,多食用魚油、蛋黃、牛奶、豆類、禽類、瘦肉、蝦米、骨粉、食用菌類、水果等,有利于脊柱的保養(yǎng)。 |